至從 #吳萼洋在台北市長辯論後#蜂蜜檸檬 一夕之間身價暴漲,網友:「選台北市長只是要業配蜂蜜檸檬啦!」、「下午茶來一份慈悲蜂蜜檸檬茶搭中華民國派」、「買杯蜂蜜檸檬壓壓驚」,連我朋友,生平最討厭的食物就是檸檬,竟也主動跑去買蜂蜜檸檬喝!?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這種一窩蜂現象

 

「一窩蜂」的圖片搜尋結果

一、#安全的人際連結
你的臉書或IG最近是否被蜂蜜檸檬洗版了 ?其實PO上網背後的心理,是因為現在社會太過疏離,有時候跟人聊天,問甚麼都像窺探對方隱私似的,聊天成為一件有壓力的事情。甚至面對不夠熟的陌生人,難以找到共同話題。

此時『蜂蜜檸檬』成為與人連結的最佳利器,只要將圖片PO上網,就會有人來留言,而且留言氣氛一定是歡樂的,不用擔心被戰,也不用擔心PO文卻反應冷清。不管你是否善於聊天、也不管是否受歡迎,只要跟著蜂蜜檸檬的熱潮,人群就會自動向你靠攏!

以上現象,以心理學專有名詞來說,其實就是一種【#社會認同】所產生的效應—也就是人們對歸屬感的需求,不願意被孤立於社會之外。

 

二、#選擇障礙症的救星
去到飲料店,不知道要喝甚麼,站著猶豫的期間,卻聽到旁邊點單的客人每個都說:『老闆!來杯蜂蜜檸檬!』你還有多少意志力能抗拒蜂蜜檸檬的召喚?反正也不知道要點甚麼,就跟著點蜂蜜檸檬吧!這看起來是最不冒險的選擇!

這就是所謂的【#從眾心理】,從眾心理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指鹿為馬』—當人受到群體的影響,即便自己心中有其他選擇,也會選擇社會大眾所選,造成『一窩蜂』現象。從眾背後的心理是避免因差異而被孤立,同時藉由跟風取得群體認同,建立在社會中的安全感。

 

三、#多少人會造成從眾效應產生
數字「3」總是個神奇又萬能的數字。所謂三人成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三足鼎立......看到這大家應該猜到了吧!沒錯!只要『三人』,就會削弱一個人的腦波,產生從眾效應!

 

四、#曝光效應
你算過這幾天聽過幾次「蜂蜜檸檬」這個詞嗎?在我沒有眼殘算錯的前提下,你光是閱讀到這裡,就已經看過13次蜂蜜檸檬這個詞了!人有心理上的傾向,會偏好熟悉的事物,相信各位在這短短一個禮拜內,至少聽過上百次「蜂蜜檸檬」了吧!還能不熟悉、不產生偏好嗎?這,就是所謂的「曝光效應」。

 

五、#新近效應
根據人腦記憶的運作,我們在記憶事情的時候,會記住才剛發生的事情,但會遺忘早先發生的事情,此稱為「新近效應」。因為這幾天太常出現蜂蜜檸檬這幾個次了,所以這個字無時無刻成為最新、最容易被記得的記憶,當你想到「飲料」時,自然會從眾多飲品的單字中提取出「蜂蜜檸檬」來點單。

 

#Ashley心理師
#Ashley心理科學苑

arrow
arrow

    Ashley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