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盡力而為還是量力而為》/ 陳雪如Ashley心理師

你知道18歲的孩子們,
最常見的身心困擾是甚麼嗎?
但讓人訝異的是,
這裡面許多學生告訴我,
他們跟家人相處良好,
父母像朋友,
願意傾聽、尊重,
不過度干預。
也就是說,
他們失眠的壓力來源並非來自父母。
而是來自於自己。
我就在想,
到底是甚麼教育環境讓孩子追求完美?
我想到了考試。
為了追求好結果,
任何差錯都不能有,
彈琴彈到手流血、
練演講練到語氣姿勢不能出差錯、
讀書讀到生命只剩下考試。
只要有一點小錯誤,
就無法得到第一名。
我都不知道,
這是在訓練心理韌性,
還是在訓練強迫症了。
小的時候,
大人總希望孩子可以拿滿分,
總說至少要盡力而為。
可是,哪有夠盡力的時候?
我讀到半夜12點,
考不好,
我覺得沒盡力。
下次,我讀到凌晨三點,
假日都不敢出去玩,
那我盡力了嗎?
盡力而為是一種過勞的概念,
暗示我們要抽乾自己每一滴精力,
還是達不到目標才沒關係,
同時讓我們學到,
自己真的是蠢材。
真的啊!
你看,都這麼盡力了,
還是無法達成目標,
不像別人都在玩,
輕易完成自己無法觸及的成就。
爾後,
告訴身邊的人,
「量力而為」吧!
量力而為,
是基於對自我目前狀態的評估,
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隨時檢視,
我今天精力如何,
有多少力,
完成多少事就好。
人生得走下去啊!
為了走得完美,
每一步都卡關好久,
拉遠看反而更不完美了。
別人都畢業工作生子了,
只有自己還在讀大學。
就為了完美,
重考好幾年。
又或者是,
為了完美,
每一步都變得好艱難,
跨不出去,
成了憂鬱症患者,
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走得遠才重要啊!
人生還有很多事情值得去體驗呢!
凡事量力而為,
抱持七分滿哲學,
畢竟如果用七分力都無法成功,
用十分力可能也只會失敗。
而七分力的人,
能夠適時調整策略,
十分力的人,
深陷沉沒成本中。
活下去才是真的。
最好,活得平安喜樂。
吃好、睡好、身體健康,
就是最大的資產!
-#Ashley心理師資訊-
書《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親子天下》:https://reurl.cc/Dv4d3Q
書《你的溝通必須更有心機/時報出版》:https://reurl.cc/7XWMVl
線上課程《成熟大人的職場心機溝通術/PressPlay》:https://bit.ly/3glbPfD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