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忘記了,還是不想記得昨天刷了多少?

圖像裡可能有Ashley Chen、站立

馬雲實在太成功,讓 #1111從自嘲的 #光棍節,注入 #情緒性購物,再透過單身者製造潮流感,搖身一變成為萬眾矚目的 #購物節,馬雲真可謂催眠群眾心理的大師,集體催眠了大眾,跟隨這股購物潮,瘋狂刷刷刷!

 

朋友:「1111很多東西很便宜,你不買嗎?」
我:「但我沒甚麼需要買的。」
朋友:「遊戲機?耳機?音響?手機?電腦?」


追求更好生活品質,但沒有也沒關係的娛樂性需求,就這樣被誘發出來。

 

你的購物需求是被商人【創造】出來的!他們如何透過心理學,成功讓消費者急著掏錢購買?

 

一、#針對潛在客戶#互惠原則

 

潛在客戶是指,早就已經有購買需求,但還在觀望商品的民眾。例如我的朋友在兩個月前就想買除濕機,但一直在觀望CP值最高的商品、甚至刻意等到1111購物節再來購買最優惠。

 

針對這類【早已做好準備購買】的客戶,商家需要的是【提供更多誘因】吸引消費者在此刻下單。除了打折外,店家還可提供較多的信用卡回饋%數、免運、累積消費點數折抵現金。

 

人有互惠的心態,當商家提供更優惠的價格與條件,人相對地,會在使用產品時,給予較高的評價、較不苛刻、也較願意在網路上幫店家宣傳正面評價。甚至,當人們用便宜價格買到商品時,會想跟身邊的人【炫耀】,炫耀的同時,等於免費幫品牌宣傳。透過打點折,廣大消費者免費幫店家在網路上寫見證推薦文、提升商家品牌形象,更趁機拉攏客戶對於品牌的忠誠度。這樣的廣告行銷機會,划算啊!

 

二、#誘惑無購買需求的人衝動性購物#厭惡損失

 

這點是最厲害的,勾魂奪心原本沒有打算要購買的人,腦波弱就這麼刷下去!根據研究,人們對於獲得跟損失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比起獲得,人們對於損失的有感程度多達兩倍之多!利用此點心理特性:

 

1. #錨定效應
電視廣告、新聞媒體先大量宣傳「1111購物節」、「下殺X折」、「撿便宜」來對民眾進行定錨,催眠洗腦大眾「1111是購物撿便宜的最佳時機」,忽略先去比價、思考自己是否需要購買。畢竟,大家都說有便宜可以撿了,不把握機會跟著撿,好像很吃虧。

 

2. #匯總損失#切分得利
商家在網頁上,不會寫「原價1580,現買1111」,而是會寫【現買現賺469、還有11%點數回饋】,將民眾注意力聚焦在【獲得-撿到的便宜與賺到的點數】,忽略不管買甚麼,都得【損失金錢】的痛感。

 

尤其,網路購物的付款方式大多是透過【信用卡】付款,根據【金錢心理學】這本書指出,花錢之痛=時間+注意力。用信用卡結帳,快速方便,讓我們沒有當場感受到金錢的流失,卻在6HR或12HR之內商品到手,並看著信用卡回饋點數不斷上升。

 

一個月後,收到信用卡帳單,訝異自責個兩秒,過不久又忘了,永遠學不會教訓。

 

這在經濟學上,稱為【匯總損失,切分得利】,一次直接快速、無感的刷一大筆錢,卻讓消費者不斷經驗獲得的利益,從而減輕損失的痛感。

 

3. #限時限量
這是【衝動性消費】的最大元兇。商家在民眾瀏覽商品時,不斷在旁邊顯示【快缺貨】、【目前有X人考慮購買此件商品】、【優惠倒數計時】的字眼,讓人們產生競爭心力,先搶先贏!搶到優惠就是爽啊!哪還顧得這是「想要需要還是必要」。

 

4. #彷彿的擁有
商家透過製作精美的影片、文宣,讓消費者觀看時,無意識地將自己帶入,想像自己該如何使用此產品的當下,就中了商家的計謀!

 

根據研究,光是【想像的獲得】就會讓人覺得這項商品自己已經擁有,非得買下避免失去的痛!

 

對於謹慎的消費者,商家更提供高單價產品【試用期】,讓消費者無須負擔損失的風險,就可以先獲得產品試用,例如購買上萬元的床墊。殊不知一旦試用了,【厭惡損失】的心理效應讓我們不想退還商品外,搬運、組裝的過程,讓我們產生【沉默成本】效應,不捨過去所花的時間心力,再想到退費要經過繁雜的手續,心就懶了,實際會去退貨的人少之又少。

 

三、 #從眾與社會認同

 

有些人購物,是為了滿足【情感、關係層面的需求】。例如同事、朋友揪團購,不好意思不跟幫買湊人數。又或者大家都在討論某項商品,為了加入話題,也跟著購買。試想,如果整個辦公室都在瘋狂討論1111買了那些戰利品,只有自己很冷靜的在辦公,是否頓時成了邊緣人。

 

除了身邊真實生活的人會影響我們之外,虛擬的人也會影響我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現在當我們在網路上點選某項商品之後,網頁旁邊會出現【瀏覽此商品的人也買了甚麼】,讓我們產生「啊!跟我有同樣眼光的知音也買了這個啊!我也來看看好了!」不知不覺被吸引過去,為了湊幾十塊的運費,又多花了好幾百元!

 

恭喜你!當你閱讀到這裡的同時,你也被我洗腦了。往後,當你又看到「購物節」、「要買要快」、「最後倒數優惠」、「周年慶」等暗示購物的字眼,你想到的不再是「有便宜快撿」,而是想到這些是商人掌握人性、精心設計的局,你會成為一位旁觀者,以觀察者角度研究身邊的人如何被操弄,中了上述哪幾點,啟動大腦思考,不會腦波一弱跟著陷落瞎跟風。我們只會買原本就在自己待買清單內的商品,省了荷包也避免製造浪費。

 

#Ashley諮商心理師
#Ashley心理科學苑

arrow
arrow

    Ashley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