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shley說書-一出手脫單又脫魯》/陳雪如Ashley心理師

我身邊有不少母胎單身的朋友。
男的女的都有。
有些人很認真參加活動、認識異性,
有些人覺得自己一個人也頂好,
何必進入愛情,怪累人的。
的確,現在許多人選擇不結婚,
一個人自由自在,
有沒有對象,
都是很好的選擇。
但也有些朋友,
是覺得孤單的,
想進入關係中,
渴望照顧對方、愛人,也被愛,
卻總在交友軟體上碰了滿鼻子灰,
就算好不容易約出來了,
也是一陣尷~尬~,
然後,
掰掰,
(不)再聯絡。
即便好不容易找到對象交往了,
卻發現自己成了工具人,
不知道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
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愛對方,
一顆善良、真誠的心,
明明值得被好好對待,
卻一直被辜負。
甚麼意思????
心理師 #瑪那熊 說,
脫魯是一種心態,
如果在追求的時候,
你百般討好另一半、
在交往的時候,
也不斷低姿態、失去自己,
那麼在愛情中,
其實呈現很沒自信的樣貌,
很可能真心付出一切,
換來的卻是對方的不屑一顧。
在愛情中,
維持自我軸心,
能夠關注、照顧自己,
也能照顧對方,
雙方才會都覺得舒服自在。
如果,連自己都對自己不屑一顧了,
對方又怎會看見你、珍惜你呢?
拜科技所賜,
現在透過社群軟體,
要聯繫上任何人,
幾乎不是難事。
但我卻發現,
愈來愈多人告訴我,
要真實與人產生連結、
交到朋友、
甚至跟朋友出去相處的時候,
有話聊、不尷尬,
變成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
許多人選擇待在自己的小房間中,
世界愈來愈小,
同溫層愈來愈厚,
當碰到陌生人,
自然沒甚麼話題可以聊,
於是,
開始躲避社交場合。
心理師瑪那熊,
是各大婚戀平台的合作講師與約會教練,
他時常結合心理學的研究,
教導學員如何從外在形象、
建立人脈資源、
創造聊天內容、
吸引對方興趣等等,
一步步從陌生人,
變成朋友、情人。
認識一個人,
總要先當朋友,
適合再往下進一步發展吧!
也就是說,
無論是否想進入愛情中,
人際的互動,
是身為成熟大人的我們,
不得不學的一項技能。
可是,我們多少人缺乏人際間的互動技巧?
我們多少人,
選擇待在自己的舒適圈,
隔絕他人。
無論在公領域的職場,
或私領域的交友圈,
學會跟各式各樣的人相處,
擴大自己人脈跟世界觀,
是未來時代很重要的軟實力之一,
專業人才比比皆是,
但能夠跨領域鍵連、整合資源的人,
更有競爭力。
你在人際間,
怎麼看待自己、
怎麼看待對方?
如何拿捏互動?
該進還是該退?
在缺乏表情、語調的文字對話中,
如何正確解讀對方的意思?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