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叛逆真的不好嗎?》/陳雪如Ashley心理師
 
20歲的學生來到我面前,忿忿地跟我說:
「老師!我要申請去美國讀研究所!我受夠我媽老是要控制我了!我大學要念甚麼科系學校,是我媽幫我安排的,就連畢業後去美國讀研究所,也是我媽的計畫。」
「我想說去美國也好,我離我媽遠遠的,她就不能再控制我了!」
 
我看著孩子,心想她應該很想找回自己人生的主控權,不再過一個被媽媽安排的人生。鼓勵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去美國讀一個自己真正有興趣的科系。
 
沒想到孩子對我拋出求救的眼神,同時顯示出一副「老師妳應該要幫我決定」,一副責任外包的樣子,不斷逼迫我幫她做選擇,告訴她應該讀甚麼科系、甚至希望我幫她找好一切如何申請美國學校的資料文件。
 
我才恍然大悟,這孩子雖厭倦被媽媽主控的人生,但卻也同時失去主控自己的能力。她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不願承擔失敗。如果一直由別人掌控人生,她不但不用承受失敗的責任,還可以一直責怪媽媽。
 
或許這跟每個人對於「叛逆」的定義有關吧!我發現,許多人對於「叛逆」的定義是「#他不聽我的」,所以,我們會認為開始堅持穿上不同顏色襪子的幼兒叛逆、覺得老是臭臉不睡覺一直玩手機的青少年叛逆、覺得自己的伴侶也有夠叛逆,甚至覺得老人也很叛逆啊!
 
只是,#叛逆涉及權力地位,強權者認為別人就該聽自己的,而弱勢者若希望家中其他人聽他的、堅持自己的主見,就容易被視為「叛逆」。且這個弱勢者,還不能太沒有力量,如果太沒力量,一下就被家中強權者壓制下去,根本連構成叛逆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撲滅了。
 
如果由這角度來看青少年的叛逆,會發現是「#一種利於未來生存的力量」。孩子知道如何在弱勢中讓自己獲得與父母抗衡的力量、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並能夠爭取。
 
只是,青少年想要的,往往跟家長不一樣,所以家長很頭痛。
 
例如,家長希望孩子認真讀書,孩子覺得現在社會學歷已經無法保障未來,這麼辛苦讀書幹嘛?而且課本教的東西很多都過時了,網路上的資訊還比較新、比較正確。
 
如果這時候家長只是用強權,要孩子讀書,只是在比誰的拳頭大,即便贏了,也輸了關係。
 
很多時候,孩子的「叛逆」,來自於生長背景不一樣,跨世代親子間產生溝通上的困難。
 
此時,家長需要的是「#傾聽」,先放下成見,了解孩子的想法,邀請孩子思考他打算怎麼做,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與父母抗衡。
 
例如,孩子覺得學歷無用、課本無用,那他未來想做甚麼?他要怎麼幫自己儲備競爭力?是否可以利用善於蒐集資訊的能力,找出課本上錯誤的地方?在校園中除了學歷外,同儕與學校學習資源也是一大重點,孩子如何為自己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
透過引導思考,或許孩子最終會發現,國高中階段先好好讀書是他目前最能幫自己的選擇。雖然這選擇跟父母期待的結果一致,但用強權逼迫,或讓孩子自己做出這選擇,效果完全不一樣,對於親子關係的滋養也完全不一樣。
在《#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這本書中,除了提供具體上與青少年孩子相處的方法外,也會透過許多實務案例,讓家長了解如何引導憂鬱、焦慮、被網路霸凌、網路成癮、生涯迷惘等等的孩子,讀懂孩子求救訊號。
最後,親子問題,絕不是單獨某位家長跟孩子之間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結構的問題。把問題根源放在某一位家庭成員身上,其實是不公平的。本書會介紹如何使用與薩提爾同樣身為家族治療大師的 #Bowen理論,用系統觀的方式,反思關係問題,用「整體的視野」來解關係上的僵局,尋找新契機。
立體書封 青春不是突然就 b-1
 
 
 
arrow
arrow

    Ashley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