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判不是一種技能是一種態度》/陳雪如Ashley心理師

可能是 1 人、站立和室內的圖像

為什麼你覺得不需要學談判?
.
因為你的拳頭很大。靠拳頭就贏了。
.
或是也可能,你太太太弱小了,弱小到,直接放棄,躺在地上給人打。
.
這是今天參加了 #女力學院  的活動,主講者 #白慧蘭 (小白) 老師分享的一段話,讓我很有感。
.
.
.
很多人認為,談判離自己很遠。好像是總統、是外交官、是企業高層才需要學談判。
.
這是把談判想得太嚴肅了。
.
談判發生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
.
.
比如說,媽媽命令青春期的孩子:
.
「不准玩手機」、「不准談戀愛」、「要讀書」!
.
這是用一種上對下、用拳頭大的方式來談判。
.
可是,這種方式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
.
而且會製造一種敵對感,
.
雙方陷入權力鬥爭。
.
在職場中也是一樣,
.
現在已經不是一個靠權威、靠命令,
.
就可以讓下屬乖乖聽話做事的年代。
.
.
.
當你要比拳頭,會發現,這世界上沒有誰的拳頭是絕對大的。
.
權力位階大的上屬,若總是用拳頭來命令下屬,可能造成下屬一直離職。
.
也可能下屬聯合起來排擠上司。
.
當一個單位人事不斷異動,會讓老闆懷疑這位長官的管理與領導能力,
.
說到底,傷害的還是自己。
.
.
.
當在職場中動用拳頭,勢必造成工作氛圍的不愉快。破壞團隊凝聚力與向心力。
.
而所謂的談判,不是「你輸我贏」、「你多我少」。
.
談判是詢問對方的需求、從同理對方需求出發,引導對方跟自己站在同一陣線,一起解決問題。
.
.
.
例如,媽媽可以用以下談判方式,避免孩子的對立反抗:
「不准玩手機」→「我很在意跟你的關係,不希望每天為了你該不該玩手機而爭吵。你可以幫忙我嗎?如果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出一個玩手機的時間,我就會知道,你不會永無止盡的玩下去,我不需要一直緊盯著你、罵你,你願意跟我一起討論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嗎?」
.
.
.
換個方式表達,就能夠快速化敵為友,孩子瞬間變為媽媽的同盟,願意跟媽媽一起討論每天可以使用多久手機。
.
讓孩子討論、決定玩手機的時間,孩子會覺得有自主性,而不是被逼迫,也會更願意遵守自己下的承諾。
.
也有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對於未來根本沒目標,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所以孩子一直擺爛、一直不讀書,擔心給了孩子自由,讓孩子一起討論玩手機的時間,孩子會不知節制。
.
但是小白姊在演講中說,很多成人也對自己職涯迷惘,找不到目標。沒有目標,或許代表這件事並不在你的優先順序。或許你的夢想是希望家庭美滿、有時間陪伴孩子,成為職場成功人士並不是自己生命中排序第一位,只是因為看到大家都在努力轉職、晉升,所以覺得自己好像也要跟著努力罷了。
.
.
.
同理,孩子為什麼對於自己的未來迷惘、沒目標?
.
或許孩子並不清楚,這麼認真讀書,是為了甚麼?未來有好工作嗎?
.
現在這世代,學歷經歷已經不足以保障有一份好工作了。大學沒畢業也能成為百萬Youtuber,
.
這時候,成天用拳頭,命令孩子去讀書不要玩手機,是沒用的,而是應該先詢問孩子的需求:
.
「你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甚麼?你希望十年後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請孩子描述具體的畫面,並詢問孩子,現在該做些甚麼,幫自己達到未來的期待?」
.
如果孩子對自己未來完全沒期待,更需要詢問孩子,可以做些甚麼,了解自己對甚麼有興趣?
.
.
.
談判是一種心法,是一種思考方式。在學習談判的路上,我學會放下「我執」,不再一昧要對方配合我,而是在談話之前,設定好自己的談話目標(例如:孩子有限度的使用手機)、而這個目標設定要是合理的、要妥協的(例如:目標無法是希望孩子完全不用手機)。當家長或上屬學會不派出拳頭,而是使用大腦來開啟協商時,孩子或下屬也會經由模仿學習,開始使用大腦來跟我們對話,不再陷入原始的情緒本能反應-選擇戰鬥或逃跑。
.
我認為無論談判、溝通或教養,背後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當你能管理一個家,你也能管理一個團隊。而回歸到最後,學到的,是對他人的「尊重」,放下自視甚高的自我,帶著探問與好奇,去理解對方、靠近對方,同心協力一起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放下問題。
---
學習資源:
加入小白姊的 工作生活家|新世代工作者社群  社團,裡面有很多免費職場資源,以及廣大人脈網。
按讚追蹤 Woomanpower ,裡面超多神人,接收第一手資訊。

你的溝通必須更有心機 封面

--
#陳雪如Ashley心理師 
#Ashley心理科學苑

 

arrow
arrow

    Ashley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