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可能是 1 人和顯示的文字是「每天醒来我都希望你死了 我都希望你死了」的圖像 圖/《婚姻故事》劇照
 
許多在愛中掙扎的愛侶們來到我面前,問我,可不可以透過心理學的分析,判斷他們是否適合在一起。
 
我們都曾在愛裡受傷,也都希望不要再受傷。如果可以有一個科學、理論依據,幫我們分辨是否適合,那,是不是就不用冒險去愛、再次付出真心卻又好痛?
 
曖昧階段,會問「我們適合嗎?」,交往磨合階段,也會問「我們適合嗎?」,甚至許多夫婦,到了中年孩子長大離家了,也不斷在心底問自己「我們適合嗎?」,考慮著離婚的可能。
 
如果從心理學的 #依附理論 來看,的確,我可以告訴你,安全依附的人最適合所有類型,問題是,你或許不會喜歡上這類的人,又或者,在這樣的關係中,雖然安全,但你卻感受不到愛,因為,你渴望的愛或許是炙熱激情的,但安全依附的人給予的愛,是緩慢穩定,不冷不熱,這樣的愛或許對你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因此,在看了很多案例後,我認為 #是否適合 根本不是重點。人嘛!總是受到情緒的影響,當受一個人吸引的時候,即便再理性的人,也會用千萬種理由說服自己,對方就是適合的那一位。
 
Bowen認為,我們會跟與自己情緒成熟度差不多等級的人在一起。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覺得不認同—「拜託!我這麼成熟,不像另一半,很幼稚,每次吵架就大吼大叫、像發瘋一樣,情緒控管不佳,我總是很冷靜理智,不跟伴侶吵。」
 
可是你知道嗎?很冷靜的你,跟很歇斯底里的另一半,是一樣不成熟的。
 
你們都在關係中感到不知所措,只是採取的方式不一樣。一個用焦慮來抓住關係,一個用逃避隔離來維持平衡。
 
在夫妻相處中,更常見的模式是,一開始兩個人都吵得很兇,但後來不吵了,一感覺到要吵架,就各自逃離,之後也不再提起敏感話題。
 
表面上夫妻感情很好,不再爭吵,也有很多話可以說。但兩人心中都孤單,因為無法真正親密靠近。彼此其實在用 #疏離 的方式來維繫關係。
 
甚至,許多夫妻放棄彼此之間的關係連結,將重心放到孩子身上,至此,也不用多想是否適合了,反正對方如果能夠一起養育孩子,就是適合吧!夫妻間只剩下孩子的話題可以談論,很久沒聊聊自己、聽聽對方了。
 
有了孩子之後,如果夫妻話題全都圍繞著孩子打轉,很可能是透過將焦點轉移到孩子身上,緩解夫妻之間不知道如何跟對方相處得不知所措。孩子會感受到,要透過自己,才能維持爸媽的婚姻。孩子或許會透過表現症狀或某種父母期待的樣貌,完成使命。
 
這樣的描述應該很不陌生。我們生活周遭都遇過很多相似的案例。或許,真的不存在所謂的「命中注定、完美、適合」的婚姻。當孩子長大了,或症狀太嚴重了,夫妻之間很常為了孩子,開始面對彼此之間長期逃避的問題。
 
意識到彼此關係有問題後,面對的第一步,卻是 #指責對方
 
「問題都出在你!」、「如果你不......我就不會......」、「你要改變!」是的,兩人都覺得對方才是問題所在、對方如果改了,自己就不會有問題了。
 
很可惜,#改善關係是單打獨鬥的過程。我們無法強迫對方改變,因為,唯有改變是 #自願的、是 #為了自己 而改變、成長,才有機會面對自己、覺察自己、觀察自己、看到自己在互動歷程中,怎麼讓事情演變成這樣?自己的反應模式,是從甚麼時候開始這樣反應?有沒有其他種反應的方式,是可以照顧到自己的狀態,同時不過度幫助對方,但也不疏離對方,能夠維持跟對方的親密?
 
當自己能夠不陷入過往情緒性的本能反射模式,就有機會提高自己的情緒成熟度,這會影響另一半,伴侶或許一開始會不習慣、生氣、希望你改回舊有的反應方式,或使盡全力讓你動搖,但事後,伴侶會感謝你的堅持。慢慢地,伴侶也會提升自己的情緒成熟度,唯有情緒成熟度高的兩人,才較有機會進入一段理想的關係中,他們會體驗一種很奇怪的感受—雖然不像以前那樣黏對方,但卻感覺更親密了。
 
在你心目中的愛情樣貌是怎樣的呢?你知道嗎?你渴求的愛情樣貌,不見得是 #適合,而是一種來自原生家庭的 #習慣。所以,相愛卻無法相處。或許,這是一個機會,反思對自己而言,渴望的愛情是否讓自己覺得舒服?在關係中是否能彼此尊重、維持自我、感到舒適同時又保有與伴侶的親密跟連結?
 
沒有不適合的關係,只有不願意改變的自己。以及,強求對方改變的「我執」。
 
 
arrow
arrow

    Ashley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