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走去吃飯的路上,看到了一隻狗。
我可以感覺到狗狗的興奮,牠走走停停、東張西望,情緒很高漲。
我受狗狗影響,情緒也跟著嗨嗨的。
 
「啪!」主人拿起手上的報紙,捲起來當棍子,用力地打狗狗,一邊罵著「走路專心走!不要東張西望!」
 
我嚇到了。很明顯狗狗也嚇到了。牠知道自己惹主人不悅,搖著尾巴挨近主人,試圖討好主人。
 
可才不到一分鐘,狗狗敏銳的狗鼻子,聞到了躲在草叢裡的老鼠。狗的天性就是獵捕,這隻好動狗怎麼可能錯過呢?
 
「啪!」又吃了一記棍棒。主人罵著「不過就是老鼠有甚麼好激動的」,拉著狗狗就走。
 
我想幾年後,這隻狗應該對甚麼東西都失去興趣了,因為主人不准牠擁有好奇心。可是,這隻狗的天性不是這樣的,這是一隻很好奇、活潑、好動的狗,牠得違背天性活著,為了不再被打。
 
人也是一樣的。可是人跟狗的差別是,狗沒選擇,人有選擇。當孩子大了,他可以選擇繼續違背自己天性活著,或者反抗父母,甚至離家獨立生活。
 
我常常聽到父母說孩子很會裝、很會說謊、在別人面前好像很有禮貌很乖,回家就像個惡魔,覺得孩子超假。
 
可是孩子為什麼需要「假」、需要在其他大人面前偽裝?因為孩子知道,他得活出父母期待的樣貌,才是OK的。
 
願意「假裝」的孩子,代表他還在意父母,願意為了父母表演一下,也代表,孩子心中很清楚知道父母期待自己是甚麼樣貌,這是一個馴化的孩子,而不是愛說謊欺騙的孩子。
 
回到家,孩子願意表現自己真實樣貌,反而值得慶幸。這總比孩子在父母面前也得演戲來得好,父母如果連自己孩子真實的樣子都不知道,以為自己孩子很乖很好,卻不知道孩子早就想殺了自己或殺了別人。
 
孩子可以展現真實樣貌,代表環境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可以長成自我。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長歪,認為自己需要負起管教的責任。問題是,青少年並不需要管教,事實證明父母也管不了,當父母愈想束縛孩子,孩子就離父母愈遠,親子關係惡化的結果,就是父母的話孩子一句也不想聽。
 
不但沒成功管教孩子,甚至失去孩子的心,成了孩子最大的敵人,見面也無話可說、說沒兩句就又吵起來。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跟支持,給予引導但尊重孩子的意見跟選擇。或許,不是孩子長不大,學不會負責,而是父母不願意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給孩子犯錯、為自己承擔責任的空間。
 
孩子需要父母的信任與賞識。當親子關係好了,孩子自然願意和父母聊天,很多問題就在聊天的過程中被解決了。
 
不良行為本身不是問題。惡化的親子關係才是一輩子的傷與痛。尊重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有自己的學習與天賦,別讓孩子都活成了某種大人期待的樣子。
 
尤其,未來世界變化快速,學歷並無法保證一個人成功。人格特質才是決定一個人高度的關鍵,而人格特質的養成,就在平日父母與孩子一點一滴的相處當中累績而來。
 
培養一個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孩子,而非一位挫敗的孩子。
 
快樂的親子關係比甚麼都重要,是給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arrow
arrow

    Ashley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