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可能,最正確的選擇就是離開呢?要怎樣才知道你是在聽從自己的心,還是在聽從懷疑的聲音呢?』

每當遇到關係中的『撞牆期』,都會充滿困惑。到底是我有問題,還是對方有問題,又或者我們都有問題?我們是不是就是不適合?

分有分的恐懼,不分也有不分的恐懼。到底該走還是該留?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

#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的書中說:走或留,都沒有關係。只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分辨你下的這個決定,是以愛為出發點,還是以恐懼為出發點。

乍看之下很抽象。但細細想來,我想起基督教裡面有一句話:『在愛中沒有懼怕』。

每當心中開始質疑是否跟對方適合的時候,此時的愛,充滿了懼怕。怕自己會不幸福、不快樂;也怕對方討厭自己、不珍惜自己。不信任『關係』,因為太害怕自己會受傷害。

這本書中提到,親密關係是解開原生家庭束縛的機會。我們帶著原生家庭的「偏差信念」進入親密關係中,這些「偏差信念」可能讓我們在伴侶、人際關係中產生摩擦,卻也提供我們機會矯正這些信念。

我看到一幅圖像,一個人,身體被名為『害怕』的鐵鏈纏繞。我看到了一種不自由與窒息感。所謂的『不適合』,其實是一種過度保護自己。或許我們的確不一樣,但這些的不一樣,不會讓自己過得不幸福、不快樂。是自己腦海中的恐懼、是這些纏繞著自己的鐵鏈,被過度放大,害怕繼續待在這樣的關係中會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是心靈的死亡。

『在愛中,充滿了懼怕。』

好在,書中也提到:小時候經歷的某些創傷,是因為小時候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應對,但現在大了,資源能力都增加了,雖然會在關係中,一次次面臨考驗、重新經歷創傷,但長大後成人的自己,會更知道如何去因應創傷。

每當看見自己以恐懼、懷疑為出發點,做出決定的時候,那是活在悲憤與痛苦中。那是一個被鐵鏈纏身的人。於是,提醒自己,這是懼怕所產生的幻象,不是對方真實的樣貌、更不是我們關係中真實的樣貌。

破除鐵鏈。在愛中沒有懼怕。沒有不適合的關係,只有被恐懼淹沒的心。

於是,一次次,在愛與爭吵之間游走。終有一天,會渡過關係中的『撞牆期』,穿牆而過。我看見陽光、看見一個人,破除鎖鏈,自由、成長、轉化與滋潤。

感謝我們關係中的痛苦與爭吵,讓自己得以在關係中,照見內心的黑暗。感謝與自己一起修練這道難題的對方。配上林俊杰的『修煉愛情的悲歡,我們這些努力不簡單』。喝杯紅酒,為自己的關係走到現在,渡過這麼多的修煉,致敬。

#Ashley諮商心理師
#Ashley心理科學苑

arrow
arrow

    Ashley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